台灣每到夏秋兩季,總是颱風頻繁,但今年截至目前,竟無半個颱風登陸台灣,造成全台水情吃緊!政府成立旱災應變中心,經濟部提出抗旱水井、埤塘水源、水資源中心放流水、緊急海淡水等4大項目計劃,以因應56年來最大乾旱時;但我們更要認知到的是:缺水危機不會只是這個夏天的問題,它不是天災,而很可能多是人禍,更不只存在發展中國家。更現實的,我們解決問題的時間有限,早就不能再用過去的方式處理。
今年4月,在Netflix上映的紀錄短片《藍色世界:終結水危機》,探討如何打造永續水資源,其中講述者包括好萊塢影星麥特戴蒙(Matt Damon),他在2009年和水資源專家蓋瑞懷特(Gary White)共同創辦了Water.org基金會,幫助開發中國家的窮人改善用水危機。這齣紀錄片,除提到開發中國家乾淨水的匱乏,更深究全球缺水危機,而其中最讓我最有感的一句話:
Ask yourself: “What can I do today to be part of the solution. The answers are all around us.”(我們撫心自問:我可以做什麼,幫助解決困境?)
答案就在我們身邊:循環。
肯亞人參考納米比亞甲蟲從空氣中抽水飲用,設計機器收集空氣中的水分來飲用;丹麥科學家發現細胞膜上的「水孔蛋白」,控制不同粒子在體內的流動,便將此生物結構應用成「薄膜科技」來過濾水,一秒就能過濾幾百公升的水;西班牙南部創新者刻意促進藻類生長,因為其生產的氧氣不只能協助淨化廢水,同時足夠藻類,也能採集加工變成生物燃料(甲烷)用來開車;荷蘭則是結合現有六技術,成就一棟房子的水循環,一個月能省3千公升的水。
片中這些都是複製自然循環的實際案例,大自然的萬物會循環每一滴用過的水!但,這不只是專業者、工程師或創新者的責任,而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有責任行動!從你自己做起,改變一點點思維、立刻採取措施,往前多走一步,我們就能遠離災害多一點。而光是這樣,我們就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,也才能真正永續。